王羲之的兰亭体四字横幅《品逸于梅》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。笔触流畅自如,线条如行云流水,每一笔都洋溢着生命的韵律。梅花的品逸之气与书法的飘逸之美交相辉映,使人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。王羲之的书法不仅技艺精湛,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,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璀璨瑰宝。

作品简介:

王羲之兰亭体四字横幅

名称:四字横幅-品逸于梅

尺寸:136X33厘米

王羲之的兰亭体,被誉为书法史上的璀璨明珠,其独特的笔法技巧和深邃的内涵意蕴,一直为世人所称颂。而其四字横幅《品逸于梅》更是将兰亭体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在这幅作品中,王羲之的笔法技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。他的运笔流畅自如,笔画有力,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。笔画的起承转合、抑扬顿挫都恰到好处,彰显出兰亭体的独特魅力。

在结构章法上,王羲之更是匠心独运。字体大小、疏密、行距等都安排得当,整体章法布局合理而富有变化。这使得《品逸于梅》在结构上和谐统一,又不失灵动之感。

墨色气韵是书法作品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。《品逸于梅》的墨色饱满、浓淡相宜,整体气韵生动。在观者的眼中,这幅作品仿佛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梅花图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
内涵意蕴是书法作品的灵魂。《品逸于梅》所表达的内涵和意蕴深远而独特。它不仅仅是一幅书法作品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观者能够从中感受到王羲之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,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。

个性风格是书法作品的独特之处。《品逸于梅》的个性风格鲜明,展现出王羲之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这幅作品不仅代表了兰亭体的精髓,更是王羲之个人风格的完美体现。

王羲之的兰亭体四字横幅《品逸于梅》是一幅卓越的书法作品。它充分展现了兰亭体的笔法技巧、结构章法、墨色气韵、内涵意蕴以及个性风格等方面的特点,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珍贵遗产。

作者简介

王羲之(321年-379年或303年-361年),字逸少,世称王右军。琅邪(今山东临沂)人,后移居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,淮南太守王旷之子。东晋书法家、文学家。

出身琅琊王氏, 7岁学书,12岁读前人笔论。少学卫铄,后渡江北游名山,见到李斯、曹喜等诸名家书迹,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三体书及张昶的《华岳碑》,开始意识到不足。于是其遍学众碑,书艺大进,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,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。 羲之23岁出仕,始任秘书郎,继为长史、宁远将军、江州刺史,并曾为右军将军,会稽内史。永和十一年(355年),其称病辞去会稽郡职务。后放情于山水之间,弋钓娱乐。晋穆帝升平五年(361年),年仅58岁的王羲之病逝。其小儿子王献之于后代中书法成就最大,与其父王羲之齐名,号称“二王”。

王羲之一生最突出的成就即书法艺术,无论在生前还是死后,都受到人们的尊崇,有“书圣”之誉。王羲之不仅能精通书法各体,集当时书法之大成,更在于其能自成一家,开创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王派书法。王羲之所写的书法,楷书以《黄庭经》《乐毅论》等最有名,行书以《快雪时晴帖》《丧乱帖》最出色,草书则以《十七帖》最传神,代表作《兰亭集序》更是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不仅是有名的书法作品,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。

作品名称:

王羲之兰亭体数字书法-四字横幅品逸于梅136x33cm_书法,文件大小:326MB,尺寸:136X33厘米,像素:21417X5197,分辨率:400DPI,文件格式:tif

王羲之兰亭体数字书法-四字横幅品逸于梅-书法部分图片预览:

网盘下载:

资源下载
资源下载
说明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0

评论0

请先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