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孟頫《前后赤壁赋》行书书法作品,元代书法之典范。笔力遒劲,婉转柔美,线条流畅,如行云流水。将东坡笔意,发挥得淋漓尽致。该作品饱含文人的优雅气质,展现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,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。

作品简介:

名称:《前后赤壁赋》

作者:赵孟頫

材料:纸本册装

尺寸:纵27.2厘米,横11.1厘米/单页

材料:纸本册装

创作时间:元代辛丑为大德五年(公元1301年)(赵孟頫48岁)

收藏: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此帖是应友人之约而书,为纸本册页,全帖共书八十一行,其中《赤壁赋》四十六行、《后赤壁赋》三十二行,署款三行,并有苏轼像于帖首。在此二赋中,原文作者苏轼凭吊古迹,抒发了对江山风物的热爱与旷达的心胸,但是也有对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。

《前后赤壁赋》中前后二赋为赵孟頫同时所书,风格却略有不同,但该帖总体上分行布白疏朗从容,用笔圆润遒劲,宛转流美,风骨内含,神彩飘逸,尽得魏晋风流遗韵。

《前后赤壁赋》为广大行书书法爱好者所推崇,是当代热门法帖,被誉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。

书法内容

释文

赤壁赋

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举酒属客,诵明月之诗,歌窈窕之章。少焉,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。白露横江,水光接天。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,而不知其所止;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

于是饮酒乐甚,扣舷而歌之。歌曰:“桂棹兮兰桨,击空明兮溯流光。渺渺兮予怀,望美人兮天一方。”客有吹洞箫者,倚歌而和之。其声呜呜然,如怨如慕,如泣如诉,余音袅袅,不绝如缕。舞幽壑之潜蛟,泣孤舟之嫠妇。

苏子愀然,正襟危坐而问客曰:“何为其然也?”客曰: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,此非曹孟德之诗乎?西望夏口,东望武昌,山川相缪,郁乎苍苍,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?方其破荆州,下江陵,顺流而东也,舳舻千里,旌旗蔽空,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,而今安在哉?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,侣鱼虾而友麋鹿,驾一叶之扁舟,举匏樽以相属。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。挟飞仙以遨游,抱明月而长终。知不可乎骤得,托遗响于悲风。”

苏子曰:“客亦知夫水与月乎?逝者如斯,而未尝往也;盈虚者如彼,而卒莫消长也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,而又何羡乎!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适。”

客喜而笑,洗盏更酌。肴核既尽,杯盘狼籍。相与枕藉乎舟中,不知东方之既白。

后赤壁赋

是岁十月之望,步自雪堂,将归于临皋。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。霜露既降,木叶尽脱,人影在地,仰见明月,顾而乐之,行歌相答。已而叹曰:“有客无酒,有酒无肴,月白风清,如此良夜何!”客曰:“今者薄暮,举网得鱼,巨口细鳞,状如松江之鲈。顾安所得酒乎?”归而谋诸妇。妇曰:“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时之需。”于是携酒与鱼,复游于赤壁之下。江流有声,断岸千尺;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曾日月之几何,而江山不可复识矣。予乃摄衣而上,履谗岩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,攀栖鹘之危巢,俯冯夷之幽宫。盖二客不能从焉。划然长啸,草木震动,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。予亦悄然而悲,肃然而恐,凛乎其不可留也。反而登舟,放乎中流,听其所止而休焉。时夜将半,四顾寂寥。适有孤鹤,横江东来。翅如车轮,玄裳缟衣,戛然长鸣,掠予舟而西也。

须臾客去,予亦就睡。梦一道士,羽衣蹁跹,过临皋之下,揖予而言曰:“赤壁之游乐乎?”问其姓名,俯而不答。“呜呼!噫嘻!我知之矣。畴昔之夜,飞鸣而过我者,非子也邪?”道士顾笑,予亦惊寤。开户视之,不见其处。

印跋

末署:大德辛丑正月八日,明远弟以此纸求书二赋,为书于松雪斋,并作东坡像于卷首。子昂。

元代鲜于枢跋:近世诸贤书画不能俱传。李伯时亦善书,今独称其画,王黄华亦善画,今独传其书,盖以所长掩其所短故也。子昂学士书画俱到,他日必能俱传无疑。大德五年八月五日,困学民鲜于枢题子昂画东坡像及书二赤壁赋后。

元代唐棣跋:东坡二赋,松雪要每一书之,敻出诸书之右,故深得晋人书法。晚年行笔圆熟,度越唐人,乃知早会用意之深如此。后学唐棣敬题。

元代班惟志跋:高宗以用武而中兴,既御六龙,居九重,日与文臣对,故万几之暇,无以寓罔极之思,因从瘦金书而复二王,可谓无耻于前哲。予昔随集贤公在京师,亲见书此赋何啻数十。其运笔如飞,于近代宗室中尤觉蕴藉。画则李龙眠学顾虎头,公继龙眠者也。临卷敬莫。大梁后学班惟志再拜书时至顺二年中秋。

元代赵奕跋:至正丁酉岁拜观先人平章手书东坡前后赤壁赋,并画东坡小像,真迹无疑,藏者宜宝之。男奕谨识。

创作背景

《前后赤壁赋》是《赤壁赋》和《后赤壁赋》的总称,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两度游览黄州(现在湖北黄冈)赤壁时所作。

元代大德五年(1301),赵孟頫应友人明远之请,书写苏轼《前后赤壁赋》,并画苏轼像于卷首。这件墨迹是纸本册页,是赵孟頫48岁所书。赵孟頫的书法以二王为本。他一生的学书经历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:初从赵构、智永,再入二王,中年以后则掺入李邕之法。《前后赤壁赋》亦是他书风成熟时期的作品。

作者简介

赵孟頫(1254—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道人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,宋宗室,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。宋亡,归里闲居。元世祖忽必烈搜访“遗逸”,经程钜夫荐举,任兵部郎中,后官至翰林学士,封魏国公,谥文敏。是元代成就最高的书画家之一,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其画作“有唐人之致去其纤: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。”开创了元代文人画新画风。兼工篆刻,以“圆朱文”著称。传世书迹较多,有《洛神赋》、《前后赤壁赋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胆巴碑》、《玄妙观重修三门记》、《临黄庭经》、《归去来辞》、独孤本《兰亭十一跋》、《四体千字文》等。传世画作有《鹊华秋色图》、《红衣罗汉图》、《谢幼舆匠壑图》、《秋郊饮马图》、《浴马图》、《人骑图》等。著有《松雪斋文集》十卷(附外集一卷)。

作品名称:

元赵孟頫前后赤壁赋行书书法,文件大小:2.7GB,尺寸:893.23X57.34厘米,像素:105500X6772,分辨率:300DPI,文件格式:tif

元赵孟頫前后赤壁赋行书书法部分图片预览:

网盘下载:

资源下载
资源下载
说明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0

评论0

请先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