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孟頫《归去来辞》,大德元年(公元1297年)作。卷前有其弟所绘陶潜像一幅并有题记,该帖为中期作品,以行书为主,间以草法,用笔珠圆玉润,宛转流美,神气充足。赵孟頫以宋室后裔入仕元朝,在其任官期间许多次以真、行书写过此篇,其归隐思乡情绪全在其中。

作品简介:

元代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卷,纵25.9厘米;横139.4厘米,上海博物馆藏。

《元赵孟頫书归去来辞》是元代赵孟頫公元1297年创作的书法作品,共48行,行10字左右。

卷前有赵孟頫其弟所绘陶潜像一幅并有题记,并盖有“古鉴阁中铭心绝品”、“经协久远期无限”、“韵篁馆赏图书“和“秦文钤”等印。该帖为中期作品,以行书为主,间以草法,用笔珠圆玉润,宛转流美,神气充足。

大德元年,赵孟頫时年四十四岁,当时未赴太原路汾州知州之新职,正居家闲赋。此书运笔沉稳畅朗,骨肉停匀,结体紧敛虚和,堪称其中年行书风格的典范。有关本卷赵氏的署名,启功在1954年的题跋中说:“至于此卷署名‘俯’字,观者多疑之。然自用笔结字,以至纸墨印章、签题跋尾,无一不足义证其真实不虚者。故吾今将大书以补松雪传记曰:名孟頫,亦书作孟俯也。

赵孟頫表达隐逸之意的诗作中,提到最多的是陶渊明。这位东晋著名隐士不为五斗米折腰,在41岁时辞官回乡,并作《归去来兮辞》。赵孟頫《松雪斋集》由他本人于1298年辑成,友人戴表元作序,诗作大多集中在他第一次出仕的十年。在此举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几篇为例。如《题归去来图》:

“生世各有时,出处非偶然。渊明赋《归来》,佳处未易言。后人多慕之,效颦惑蚩妍。终然不能去,俯仰尘埃间。斯人真有道,名与日月悬。青松卓然操,黄华霜中鲜。弃官亦易耳,忍穷北窗眠。抚卷三叹息,世久无此贤!”

作者简介

赵孟頫( 1254—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道人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,宋宗室,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。宋亡,归里闲居。元世祖忽必烈搜访“遗逸”,经程钜夫荐举,任兵部郎中,后官至翰林学士,封魏国公,谥文敏。是元代成就最高的书画家之一,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其画作“有唐人之致去其纤: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。”开创了元代文人画新画风。兼工篆刻,以“圆朱文”著称。传世书迹较多。传世画作有《鹊华秋色图》、《红衣罗汉图》、《谢幼舆匠壑图》、《秋郊饮马图》、《浴马图》、《人骑图》等。著有《松雪斋文集》十卷(附外集一卷)。

作品名称:

辽122-元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,文件大小:2.5GB,尺寸:248.03X27.62厘米,像素:0X0,分辨率:0DPI,文件格式:tif

辽122-元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部分图片预览:

网盘下载:

资源下载
资源下载
说明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0

评论0

请先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