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文徵明的《滕王阁序》草书作品是一幅极具艺术魅力的书法作品。他的字体优美,笔画流畅,气韵生动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这幅作品展现了文徵明卓越的书法技艺和对诗词的深刻理解和感悟。整幅作品充满诗意,让人陶醉其中。
作品简介:
《滕王阁序》为唐代诗人王勃所作,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撰写。文氏行草书法有王羲之、智永等人风格,又吸取宋元书法家苏轼、米芾、黄庭坚的精华,形成其独特风格。
《滕王阁序》全称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,亦名《滕王阁诗序》,骈文名篇。
这幅作品中,文征明运用二王和智永、赵孟的笔意所写,又吸取宋元书法家苏轼、米芾、黄庭坚的精华,形成其独特风格。他的这篇行书书法,平正婉和,温润秀劲,笔势潇洒,清秀俊雅,自然流畅。
唐朝王勃作,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。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(公元653年)始建,后阎伯屿为洪州牧,宴群僚于阁上,王勃省父过此,即席而作。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,抒发了作者“无路请缨”之感慨。
作者简介
文徵明(1470年-1559年),名璧,字徵明,更字徵仲,号衡山,自号衡山居士,人称“文待诏”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祖籍衡山。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
文徵明出身仕宦之家,早年攻诗文书画,师事吴宽、李应祯、沈周等人。少时即负盛名。正德末年(1511年),被巡抚李充嗣向朝延举荐,便任命其为翰林院待诏。世宗即位,文徽明参与纂修《武宗实录》,并担任经筵讲官。嘉靖元年(1522年),得苏州巡抚李充嗣推荐,次年赴京,经吏部考试后授翰林院待诏。4年后辞官南归,筑玉磬山房,家居以翰墨自娱,潜心书画30余年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,文徵明去世,时年九十岁。
文徵明书画皆工,诗词婉丽。因其书法清俊秀雅,绘画造诣尤深,所以声名远布四方,求画者盈门,故其传世作品真赝混杂。其绘画技艺全面,山水、人物、花卉、兰竹兼能,尤以山水著称,与沈周一同奠定了吴门派的基调。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。他的花鸟画,其题材和表现技法属于文人写意画的范畴。朱竹、菊花、兰花、水仙和古木竹石为其花鸟画主题。他重视用笔墨表现出花卉的美和特征,技法的变化都与对象特征紧密结合。山水画为其艺术创作的主要方面,传世作品数量最多,风格也多样。代表作有《昭君图》《采桑图》《绝壑鸣琴图》等。
作品名称:
明文徵明滕王阁序草书纸本,文件大小:336MB,尺寸:0X0厘米,像素:0X0,分辨率:0DPI,文件格式:tif
明文徵明滕王阁序草书纸本-部分图片预览:





网盘下载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请先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