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允明的《济阳登太白酒楼却寄施湖州》(草书)作品,以激情四溢、豪放不羁的笔法,展现了草书的动态美和自由精神。其用笔如疾风骤雨,势不可挡,又如惊蛇入草,遒劲有力。作品中蕴含着作者对太白楼的敬仰与对施湖州的怀念之情,展现了祝允明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。整幅作品充满了力量与美感的完美结合,让人感受到草书艺术的无穷魅力。

作品简介:

作品:《济阳登太白酒楼却寄施湖州》

作者:祝允明

材质:草书

尺寸:24.5*84厘米

收藏:贵州省博物馆

祝允明的草书学自怀素、张旭,更多的是接近黄山谷,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,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,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。受黄庭坚影响很大,所以书法有铁画银钩之称。

祝允明因长像奇特,而自嘲丑陋,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,故自号枝山,世人称为”祝京兆”,擅诗文,尤工书法,名动海内。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又与文徵明、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。

祝允明一生仕途不顺,怀才不遇,后纵情酒色,寄情瀚墨,以此畅怀。其书法根基极为深厚,不仅师承路子极广,而且风格亦多样。楷书早年精谨,师法赵孟頫、褚遂良,并从欧、虞而直追“二王”。草书师法李邕、黄庭坚、米芾,功力深厚,晚年尤重变化,风骨烂熳。正如文彭《跋祝枝山书东坡记游卷》曰:“我朝善书者不可胜数,而人各一家,家各一意。惟祝京兆为集众长。盖其少时于书无所不学,学亦无所不精。”

释文

昔闻董糟丘,尝为李白天津桥南造酒楼。

人间二子不可见,唯有杰句挂余心肺烂烂珊瑚钩。

长安风沙住不得,南归再卧苏台秋。

泊舟济阳城,买酒销客愁。

登楼拜先生,进爵浇黄流。

知章不语先生笑,飞花乱扑过楼头。

金陵更无凤凰游,岳阳莫将黄鹤留。

乡关浮云蔽落日,题诗却寄施湖州。

余为先生牛马走,湖州乃是贺老俦。

西塞山,杜若洲,

与尔相期钓鳌去,千年江海同悠悠。

允明顿首。

作者简介

祝允明(1461年1月17日—1527年1月28日),字希哲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,因长相奇特,而自嘲丑陋,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,故自号枝山,世人称为“祝京兆”,明代著名书法家。

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,十九岁中秀才,五次参加乡试,才于明弘治五年(1492)中举,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。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,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,以举人选官,在正德九年(1514),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,嘉靖元年(1522),转任为应天(今南京)府通判,不久称病还乡。

祝允明擅诗文,尤工书法,名动海内。他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又与文徵明、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。楷书早年精谨,师法赵孟頫、褚遂良,并从欧、虞而直追“二王”。草书师法李邕、黄庭坚、米芾,功力深厚,晚年尤重变化,风骨烂熳。其代表作有《太湖诗卷》《箜篌引》《赤壁赋》等。所书“六体书诗赋卷”“草书杜甫诗卷”“古诗十九首”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皆为传世墨宝。

作品名称:

明祝允明济阳登太白酒楼却寄施湖州(草书),文件大小:167MB,尺寸:0X0厘米,像素:0X0,分辨率:0DPI,文件格式:tif

明祝允明济阳登太白酒楼却寄施湖州(草书)部分图片预览:

网盘下载:

资源下载
资源下载
说明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0

评论0

请先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