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鹊华秋色图》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的杰作,描绘的是鹊华二山秋日的风光景色。画面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树木、山峦、江水、草木等元素,山川高远,秋意浓厚。红叶与青松相映成趣,江水静谧流淌,一叶扁舟飘然而过,给人一种秋日的宁静和诗意。整幅作品充满了古朴高雅的气息,是国画中的珍品。

作品简介:

作品:《鹊华秋色图》

作者:赵孟頫

材质:纸本水墨,设色

尺寸:28.4厘米,横:90.2厘米

时间:元贞元年(1295年)

收藏:台北故宫博物院

《鹊华秋色图》描绘的是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,画境清旷恬淡,表现出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。采用平远构图,以多种色彩调合渲染,虚实相生,笔法潇洒,富有节奏感。

画作内容

主体形象

《鹊华秋色图》画中是一片辽阔的泽地和河水,从近景直伸展到远处的地平线。在这好像无际的平远景上,最重要的是两座山:右方突立的是三角形,双峰笔直的华不注山;盘踞在左面的是鹊山,形如面包,又如水牛的脊背。画题就是由这两座山而起的。鹊华二山与近景之间,树木紧多,疏落散布,有杨树、稚松及其他各类。画的左方,可见山羊四五只,在几所简陋的茅舍简啮食。水边轻舟数叶,舟中渔叟正安静地工作。其时正是秋天——一片宁静,有的树叶已脱落了,有的亦赤黄相间。然而村人对这些美景混然不觉,只埋头于他们日常的生计。

题跋印鉴

《鹊华秋色图》上存在收藏者的众多题跋和印鉴。爱新觉罗·弘历用御笔将“鹊华秋色”四个字题写于引首,并且加有“神品”“乾隆御览之宝”“古稀天子”“太上皇帝”等多枚玺印,上面还有“嘉庆御览之宝”“宣统鉴赏”等玺章。整个画面上加盖大小、形状各异的印章五十七枚,画面之右侧前隔水处有印章十六枚,画面左侧后隔水处有印章九十五枚。

其中有作者题款,拖尾有爱新觉罗·弘历、钱溥、杨载、范杼、董其昌等人题跋。

作者在画中题款:“公谨父,齐人也。余通守齐州,罢官来归,为公谨说齐之山川,独华不注最知名,见于左氏,而其状又峻峭特立,有足奇者,乃为作此图,其东则鹊山也。命之曰鹊华秋色云。元贞元年十有二月。吴兴赵孟頫制。”

爱新觉罗·弘历题跋:“此卷久贮内府,已载入《石渠宝笈》。”

钱溥录虞集跋并题云:“吴兴公蚤岁戏墨,深得物外山水笔意。虽一木一石,种种异于人者。且风尚古俊,脱去凡迹。政如王谢子弟,倒冠岸帻,与天下公子斗举止也。百世后,可为一代规式,士大夫当共宝秘之。”

杨载题跋:“羲之摩诘,千载书画之绝,独兰亭序、辋川图尤得意之笔。吴兴赵承旨以书画名当代,评者谓能兼美乎二公。兹观鹊华秋色一图,自识其上,种种臻妙,清思可人,一洗工气,谓非得意之笔可乎。诚羲之之兰亭,摩诘之辋川也。”

范杼题跋:“赵公子昂,书法晋,画师唐,为一代之冠。荣际于五朝,人得其片楮,亦夸以为荣者,非贵其名而以其实也。今观此卷,殊胜于别作。仲弘所谓公之得意者,信矣。”

董其昌录张南诗题云:“弁阳老人公谨父,周之孙子犹怀土。南来寄食弁山阳,梦作齐东野人语。济南别驾平原君,为貌家山入囊褚。鹊华秋色翠可食,耕稼陶渔在其下。吴侬白头不归去,不如掩卷听春雨。”

董其昌题跋:“文敏一生得意笔,不减伯时《莲社图》”。另有题跋云:“吴兴此图,右、北苑二家画法。有底人之致,去其纤,有北宋之雄,去其犷。故曰师法舍短,亦如书家,以肖似似古人不能变体为书奴也。万历三十三年,晤画武昌公席题。其昌。”

创作背景

从题跋可知,《鹊华秋色图》作于元贞元年(1295年)冬。这年,作者在任满济南路总管府事,奉召进京又称病辞官回到故乡吴兴。与此同时,祖籍济南的南宋文学家周密自曾祖父随宋高宗南渡客居吴兴后,从未回过故乡,听归隐山林后的作者时常赞美济南的优美风光,勾起了思乡之情,于是请他详细介绍故乡的风土人情。作者被周密深深的家乡情结所打动,觉得把济南风光画出来赠与友人,比口头讲述更加直观形象,便挥毫泼墨,作下这幅画。

作者简介

赵孟頫(1254—1322年),字子昂,号松雪道人、水精宫道人。湖州(今浙江吴兴)人。宋太祖十一世孙。宋末时为真州司户参军。宋亡入元后,授兵部郎中,又历任渐江等地学提举,后官至输林学士承旨。赵孟頫不但精于音律、诗文曲,也是元代画家、书法家,著有《松雪斋集》。

作品名称:

鹊华秋色图元赵孟頫,文件大小:5.2GB,尺寸:289X28.4厘米,像素:0X0,分辨率:0DPI,文件格式:tif

鹊华秋色图元赵孟頫部分图片预览:

网盘下载:

资源下载
资源下载
说明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0

评论0

请先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