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超然与吴湖帆合作的《春竹沁馆图》写意山水画,以深厚的笔墨功力和人文内涵,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诗意。画面的层次感与细腻描绘,将山水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,而春竹的生动形态更添作品的艺术魅力。

作品简介:

【名称】春竹沁馆图

【类别】写意·山水

【年代】近现代

【作者】冯超然 吴湖帆

【材质】纸本设色

【规格】148X34cm

近代海上画坛之翘楚有“三吴一冯”即吴湖帆、吴待秋、吴子深、冯超然四位画家,当年均以出众的山水画在画坛称雄。吴湖帆自1924年起与冯超然同住一弄,频繁互访谈书论画之“青灯夜话”已成习惯。吴湖帆的诗句“碧云回绕青灯梦,紫燕常迎夕照车”便是两人通宵达旦的情景写照,想来两人于灯下神游千古定有另一番滋味。

画作信息

近现代冯超然和吴湖帆两位画家合作的写意山水画《春竹沁馆图》展现了一幅诗意盎然、生动自然的美丽山水画卷。画面的远处是群山连绵,山峰苍翠,云雾缭绕。山间溪流清澈,流水潺潺,鱼儿在水中游戈。在宽阔的湖面上,一座古朴典雅的亭馆矗立着,它与周围的竹林、青松相映成趣,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。

近处,画面上的春竹苍翠欲滴,枝繁叶茂,它们层层叠叠,错落有致。春风吹拂下,竹叶轻轻摇曳,给人一种清新、自然的感觉。竹林间的野花绽放着点点花朵,给春日的景色增添了几分妩媚。在竹林掩映中,可以看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淌着,它穿越竹林,流淌至远方的湖中。

在这幅作品中,画家运用了写意的笔法,将山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。画家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使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艺术感染力。在画面的构图上,画家运用了对比、衬托、虚实相生等手法,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变。无论是远处的山峰、湖面,还是近处的竹林、花朵,都刻画得细致入微,充满生气。

冯超然和吴湖帆两位画家的合作使得这幅《春竹沁馆图》更加生动自然,画面上的山水、花鸟、人物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,充满生气。同时,两位画家运用了多种绘画技巧,包括水墨、设色、没骨等手法,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。

整幅作品充满了中国画的气息和韵味,无论是从色彩还是从构图上都非常具有中国特色。它不仅是一幅写意山水画的杰作,更是一幅具有诗意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。它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。

画家简介

冯超然(1882年—1954年),名迥,字超然,以字行,号涤舸,晚号慎得。原籍江苏常州,生于上海松江。辛亥革命后来沪,居嵩山路,卖画为生,别署嵩山居士,室名嵩山草堂。技宗唐寅、仇英。人物、山水、花卉均长,晚年专绘山水,有文徵明之秀逸。代表作有《仕女捧桃图》、《岁寒图》等。出版有《冯超然临严香府山水册》、《冯涤舸画集》等。

吴湖帆,江苏苏州人,为吴大澄嗣孙(1894年农历七月初二—1968年8月11日)。初名翼燕,字遹骏,后更名万,字东庄,又名倩,别署丑簃,号倩庵,书画署名湖帆。

吴湖帆早年与溥儒被称为“南吴北溥”,后与吴子深、吴待秋、冯超然、在画坛有“三吴一冯”之称。善于画没骨荷花。作为鉴定家,他与收藏大家钱镜塘同称“鉴定双璧”。

作品名称:

冯超然与吴湖帆春竹沁馆图,文件大小:205.7MB,尺寸:148.46X34.71厘米,像素:17535X4100,分辨率:300DPI,文件格式:tif

冯超然与吴湖帆春竹沁馆图-部分图片预览:

网盘下载:

资源下载
资源下载
说明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0

评论0

请先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