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人物画艺术性高,讲究细腻、传神,常运用线条勾勒,表现人物的神态、气质、精神面貌,兼注重人物的装饰性和装束。早期明代人物画多承袭元代的风格,后期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艺术风格。在《兰亭序》题材中,萧翼巧妙地表现了人物的神情和书法家品格,成为明代人物画的代表之作。
作品简介:
《萧翼赚兰亭图》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绘画,原本已佚,现存三本宋代摹本,分别藏于辽宁省博物馆、台北故宫博物院、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《萧翼赚兰亭图》历代皆有临绘,此卷为明代临本。图绘六位人物,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辩才,对面为萧翼,左下有二人煮茶。画左坐着的僧人即辩才,他左手拿一卷轴,可能即《兰亭序》,右手举于胸前侃侃而谈,萧翼双手笼于袖间,沉着冷静,两人中间有一盆假山石。萧翼下方有两名随从,衣冠整洁,辩才下方二童子正在备茶。该图右上侧有树石为背景,山石呈方块状叠加,造型独特,全画以工笔重彩设色,人物山石造型及笔力略带稚拙之感,具有明代绘画的特点。
阎立本是唐代画家,根据这个故事画了《萧翼赚兰亭图》。画作中萧翼和袁辩才在喝茶,萧翼得意洋洋,而老和尚辩才却惊讶失神。这幅画不仅记载了这段历史故事,还呈现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实际情况,展示了唐代烹茶、饮茶的器具和方法,是最早的茶画之一。
北宋和南宋的摹本大体相同,都是以辩才和尚与萧翼为中心。画面描绘了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取王羲之《兰亭序》的故事。南宋和北宋本之间有一些细微的差别,如南宋本画面中有一位侍立僧人,而北宋本则是一童仆手抱《兰亭记》从右方出来。此外,北京故宫藏本相对较简略,左侧没有煮茶的人。这幅画展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不同风格,也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性。因此,这幅画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。
作者介绍
萧翼,生卒不祥,唐朝官员,出身兰陵萧氏,是梁元帝之曾孙。本名世翼,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,去“世”字。太宗时,命为监察御史,奉命取王羲之《兰亭序》真迹于越僧辨才。他设酒酣乐,探韵赋诗,成功窃取《兰亭序》而归。《全唐诗》卷三九录其诗一首,《全唐诗 补编·续补遗》卷一补一首,《续拾》 卷二又补一首。事迹见《唐诗纪事》 卷五。
作品名称:
明佚名萧翼赚兰亭图,文件大小:74MB,尺寸:33X55厘米,像素:0X0,分辨率:0DPI,文件格式:tif
明佚名萧翼赚兰亭图55×33部分图片预览:







网盘下载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请先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