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唐寅山路松声图作品的魅力在于它的自然美和静谧感。画面中的山路、松树和溪流都被描绘得非常细致,仿佛能听到松树的轻声细语和溪流的潺潺流水声。整幅画色调柔和,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,让人心情平静。这幅作品展现了唐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,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美妙。
作品简介:
《山路松声图》是明代唐寅创作的绢本设色画,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唐寅此图绘层岩邃壑,飞瀑流泉。山腰苍松葱郁,虬枝老干,掩映画面。山下平湖一湾,清澈见底。一条崎岖不平的野路,蜿蜒通向山间,以增加画面的幽深感。一隐者凭眺倚栏,静听松风,侍者囊琴随后。该图用笔清润、缜密而有韵味。
画作内容
图绘一山高耸,有一泉水自山腰拾级而上,汇入河中。山脚有一小桥跨泉连接山路,桥上两人,老者仰首侧耳,似听泉流松声,一童携琴随后。泉畔是茂密的松林,枝干虬曲,藤蔓缠身。一条崎岖不平的野路,蜿蜒通向山间。
自题云:“女几山前野路横,松声偏解合泉声。试从静裹闲倾耳,便觉冲然道气生。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。”后钤“梦墨亭”、“南京解元”、“逃禅仙吏”印。
创作背景
唐寅16岁中秀才,29岁在乡试中获第一名“解元”,30岁赴京赶考,大好的前途指日可待。岂料一同赶考的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主考官家的仆人从而得到试题,事情败落后,倒霉的唐寅也遭受牵连,甚至经受刑拷凌辱。一向恃才傲物的他经受如此大的打击后,对官场产生了强烈的反感,从此放荡不羁。失意后的唐寅游遍名山大川,千山万水了然于心,因此他的山水画中充满了吴地山水的景象,《山路松声图》就是他山水画的代表作。
历史传承
曾经清内府、梁清标收藏,《石渠宝笈三编》著录。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作家简介
唐寅(1470—1523),初字伯虎,更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,明代画家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他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,与沈周、文徵明、仇英并称明代四大家(吴门四家)。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,从小聪明好学,诗文书画,无一不精。29岁时,他考中应天府(今南京)乡试第一名解元,自诩为“江南第一才子”。但在第二年的会试中,因好友科举舞弊案的牵连,被捕入狱,从此功名断绝。出狱后,唐伯虎性情大变,从此绝意仕途,潜心书画,终成一代大家。唐伯虎擅长画山水、人物、花鸟等。他的山水画师法周臣、李唐、刘松年,风格秀逸清俊,笔墨细秀,布局疏朗。传世画作有《骑驴思归图》、《山路松声图》、《事茗图》、《王蜀宫妓图》、《秋风纨扇图》等。
作品名称:
(玄)明唐寅山路松声图国画,文件大小:1GB,尺寸:102.4X194.5厘米,像素:12095X22972,分辨率:300DPI,文件格式:tif
(玄)明唐寅山路松声图国画部分图片预览:



网盘下载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请先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