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南宋张择端创作《清明上河图》以来,历朝历代都有不少画家临摹过这幅传世名作。这些临摹作品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珍贵遗存,也是文化交流、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资料。历代临摹清明上河图的文学价值,不仅体现在其对中国绘画史和文化交流的影响,也体现在临摹作品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和丰富。

作品简介:

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,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。千余年来,此画声名显赫,广受青睐,仿摹者众多。各地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,有人统计,现存《清明上河图》有30多本,其中大陆藏10余本,台湾藏9本,美国藏5本,法国藏4本,英国和日本各藏一本,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7本。

此《清明上河图》为南宋遗逸赵孟頫精摹本,规格为379cm×27.5cm。此幅画作的右侧开头有“清明上河图”5个大字,后面有赵孟頫的题字和“翰林学士”印章。整幅作品看上去微微发黄,整体保存完整。画面内容与张择端版无异,人物、房屋、树木、舟船、马匹无不刻画精细,行为动作,表情神态无不极具神韵。如此巨幅作品精摹入微,在效仿前人的同时又表现出自己的艺术修养,历经岁月流传至今也已成为稀世珍品。赵孟頫并于画作上部题写诗文,堪称诗画双绝中的佳作。

《清明上河图》自问世以来,历代都有临摹本,且大小繁简不同。其中比较有名的仿摹者有:明代仇英本、南宋赵孟頫本、乾隆年间清院本。据统计,目前国内外公私所藏的《清明上河图》摹本有30幅。单赵孟頫就有临摹数幅精品流传于世

而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当时的盛景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,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。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,为我们了解宋朝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
作者介绍

赵孟頫(音fǔ)(1254—1322年),元代画家、书法家,字子昂,号松雪、水精宫道人,吴兴(今浙江省湖州市)人。宋宗室,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,入元出仕,历任翰林侍读学士、荣禄大夫等职,卒赠魏国公,谥文敏。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,书画造诣极为精深,“元之冠冕”。其绘画取材广泛,技法全面,山水、人物、花鸟无不擅长。书法钟繇、“二王”、李邕、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,篆、隶、真、草各臻神妙。倡导师法古人,强调“书画同源“。其绘画、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。

作品名称:

元赵孟頫版清明上河图卷顶部有字国画,文件大小:530MB,尺寸:548.7X29厘米,像素:64807X3425,分辨率:300DPI,文件格式:tif

元赵孟頫版清明上河图卷顶部有字国画部分图片预览:

网盘下载:

资源下载
资源下载
说明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0

评论0

请先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