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、画家、文学家,他对中国艺坛的影响深远。董其昌的书法以楷书为主,追求古雅、大气、端庄、秀逸之风,被誉为“明代楷书第一”。他在书法上注重笔画的粗细、长短、顿挫,重视结构的稳重和整体的协调。他的书法风格沉穆雄健,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。
作品简介:
明 · 董其昌《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》
纸本,墨迹,纵181.5厘米x横46.1厘米
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
本轴临徐浩书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,董氏临罢自题曰:「徐季海书虽方实圆,脱去虞褚姿媚态。」其用笔温雅敦厚,字字肉丰而力沉,不特得徐浩之法,兼得欧颜之神。虽未署年,然以笔力之沉稳,与笔划涩进抖动之态推断,应为晚岁经意之作。
这幅墨迹实为临摹唐代大书法家徐浩所书写的杜少陵诗《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》。董其昌晚年楷书承颜鲁公圆劲朴厚之风。而我们要知道,在唐代,事实上徐浩的书名要远远超过颜真卿。据说,徐浩曾传授颜真卿以笔法,可谓颜鲁公的老师。那么,董其昌临徐浩的文本,则是其追索笔法的用意了。你看,董其昌写清楚了,他所临的版本“相传为徐季海所书,虽方实圆,脱去虞褚姿媚态,余每临之,此其一也。”
董其昌《杜甫诗立轴》释文
配极玄都閟,凭虚禁御长。守祧严具礼,掌节镇非常。 碧瓦初寒外,金茎一气旁。山河扶绣户,日月近雕梁。 仙李盘根大,猗兰奕叶光。世家遗旧史,道德付今王。 画手看前辈,吴生远擅场。森罗移地轴,妙绝动宫墙。 五圣联龙衮,千官列雁行。冕旒俱秀发,旌旆尽飞扬。 翠柏深留景,红梨迥得霜。风筝吹玉柱,露井冻银床。 身退卑周室,经传拱汉皇。谷神如不死,养拙更何乡。
书法艺术影响
董其昌书法上有“邢张米董”之称,即把他与临邑邢侗、晋江张瑞图、须天米万钟并列;绘画上有南董北米之说。莫是龙、陈继儒提倡“南北宗”之说,即把“院体”山水画与“文人画”分为南北两派。董其昌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不可胜数,临仿古人的绘画和诗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。
他在《画禅室随笔》中所说的“读万卷书”正是指一个人要想成为艺术家,必须学习传统,学习古人。他17岁开始学习书法时临写颜真卿的《多宝塔》,22岁学习绘画时师法黄公望,以后又遍学诸家,这种以古人为师的作法八十而不辍,伴其终生。他广泛吸取对唐宋元诸家优长,抉精探微,使其书画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。
作者介绍
董其昌(公元一五五五-一六三六年),字玄宰,号思白,江苏华亭人。万历十七年(一五八九)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,谥文敏。天才隽逸,善书画,富收藏,尤精鉴赏。临摹书迹,至忘寝食。行楷之妙,称绝一代。
作品名称:
明董其昌杜甫谒元皇帝诗纸本181X46,文件大小:503.9MB,尺寸:46X181厘米,像素:0X0,分辨率:0DPI,文件格式:tif
明董其昌杜甫谒元皇帝诗纸本181X46部分图片预览:





网盘下载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请先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