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徽宗赵佶大字楷书《秾芳诗帖》卷,这是宋徽宗写的一首亡国蒙尘词。 宋徽宗的草书 , 明显的优点 , 在于其用笔流畅、草法熟稔、节奏奔放 , 满篇洋溢着自信欢乐的情调 。 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《秾芳诗帖》:“此卷以画法作书,脱去笔墨畦径,行间如幽兰丛竹,泠泠作风雨声。”既是对这一诗帖的评赞,也是对“瘦金书”的艺术效果的很好概括。
作品简介:
《秾芳诗帖》是由北宋赵佶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,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全卷高28.19cm,长365.13cm,对于瘦金体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大字尤其难写,而宋徽宗就靠此卷独步书坛,迄今无人能及。
《秾芳诗帖》书写年月不详,字大如斗,是徽宗少见的大字行楷作品。乍看之下,行笔在迅捷之中偶有顿挫之处然而,细细观之,却大多是绢本重新装裱的织线扭曲所产生的变形,运笔上应该提腕行之,而少用指力。。使转间亦大量省略了较细腻轻微的提按,而改为豪爽干脆的疾刷及踢钩,骨力更显绰约,如“化”“风”的最后一挑,线条也少弯曲多耿直,相对的显示出笔画搭造间的精准与矫矫不群。
陈邦彦曾云“此卷以画法作书”,赵佶工于丹青,于字里行间流露出画意纯属自然。此帖点画扁薄,与兰竹之叶多有相似。以书入画古已有之,而以画入书者当推赵佶为典型了。清代郑板桥的“六分半书”掺以画法,然终嫌雕琢太过,而不似赵佶瘦金书之意趣天成。第一眼看到《秾芳诗》就被迷住了。“舞蝶迷香径,翩翩逐晚风”。
诗帖原文
穠芳依翠萼,焕烂一庭中,
零露沾如醉,残霞照似融。
丹青难下笔,造化独留功,
舞蝶迷香径,翩翩逐晚风。
《秾芳诗帖》,大字楷书,每行二字,共20行。书法结体潇洒,笔致劲健,为宋徽宗赵佶“瘦金书”代表作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后世评价
南明抗清英雄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《秾芳诗帖》,“宣和书画,超轶千古。此卷以画法作书,脱去笔墨畦径,行间如幽兰丛竹,泠泠作风雨声,真神品也。”既是对这一诗帖的评赞,也是对“瘦金书”的艺术效果很好的概括。
作者简介
赵佶(1082-1135),即宋徽宗,宋神宗之子,宋哲宗时封端王。
1100-1125年在位。任用蔡京、童贯等人主持国政,穷奢极欲,兴建苑囿宫观,滥增捐税,以致国政日堕,河北、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。宣和七年(1125)金兵南下,年底,传位与赵桓(钦宗),自称太上皇。靖康二年(1127)被金兵所俘,后死于五国城(今黑龙江依兰)。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,扩充翰林图画院,并使文臣编辑《宣和书谱》、《宣和画谱》、《宣和博古图》等书,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。吹弹、书画、声歌、词赋无不精擅。书法方面自创“瘦金体”。平生著作极多,都散佚无存。存世画迹有《芙蓉锦鸡》、《池塘秋晚》、《四禽》、《雪江归棹》等图。有词集《宋徽宗词》。
作品名称:
北宋赵佶楷书秾芳诗,文件大小:2GB,尺寸:0X0厘米,像素:0X0,分辨率:0DPI,文件格式:tif
北宋赵佶楷书秾芳诗部分图片预览:




网盘下载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请先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