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伯虎书入吴兴堂庙,差薄弱耳”,明代著名文史大家王世贞如此评价唐伯虎的书法,这一言论几乎左右了后人四五百年。唐伯虎的书法作品传世的不多,但其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集大成者。唐寅是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,他书法不沿袭传统去追求清高、隐逸,而是走向世俗化。唐寅的书法开启了晚明浪漫书风的先河,这一点是同时代其他书家所不能比拟的。

作品简介:

唐寅《吴门避暑诗》 纸本 行书 31X13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

此作品分行布白,恰到好处,运笔不急不滞,圆润秀丽,肥瘦得宜,为中国著名行书名帖之一,现藏辽宁省博物馆。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,主学赵孟頫,受李北海影响,俊逸挺秀,妩媚多姿,行笔圆熟而洒脱,唯笔力稍弱,钩挑牵丝。

唐伯虎的书法却被他的“诗画”所掩,不是因为其书法不行,而是因为“诗画”名声太盛。唐寅书法主要受赵孟、李北海影响,这与明代大多数书法家相似,明代书坛近大半都笼罩在“赵体”的阴影下,可能这就是他“书”名不及“诗”名的原因吧,没有走出自己的风格,但仍不失为一幅佳作。

《吴门避暑诗轴》整体观之,布白均匀,恰到好处,俊逸挺秀,妩媚多姿,行笔圆熟而洒脱,肥瘦得宜,唯有笔力稍弱,牵丝连带略显生硬。

《吴门避暑诗》原文

吴门避暑不愁难,绿柳荫浓画舫宽。

石首鲜呈黄蜡面,杨梅肥绽紫金丸。

密遮竹叶凉冰檐,散插榴花角黍盘。

忽报洗天风雨至,一时龙挂万人看。

历史评价

祝允明:子畏为文,或丽或淡,或精或泛,无常态。不肯为锻炼功,奇思常多,而不尽用。其诗初喜秾丽。既又放白氏,务达情性。而语终璀璨,佳音多与古合。

徐祯卿:唐寅,字伯虎。雅资疏朗,任逸不羁。

钱大昕:土木其形骸,冰雪其性情。藐千驷以若浼,拥万卷而自荣。狂士标格,才子声名。是将共叔夜伯伦而尚友,岂徒徵仲希哲为同盟。

王世贞:寅少法初唐,如雩杜春游,金钱铺埒,公子调马,胡儿射雕。莫年脱略傲睨,务谐俚俗。

王犀登《丹青志》才雄气逸,花吐云飞,先辈名硕,折节相下,庶几青莲之驾,无忝金龟之席。

杨静盦:今读其集,有时风神散朗,辞句婉丽,殊类刘梦得,有时谐俗俚歌,儁永有味,一如王梵志,这便是“初尚才情,晚年颓放”之故了 。

陈志岁:“画臻三昧境;梦觉六如身。”(《载敬堂集·江南靖士联稿·纪念唐寅》)

作者介绍

唐寅(1470—1523年),字子畏,一字伯虎,号六如居士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

唐寅(1470—1523年),字子畏,一字伯虎,号六如居士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因受科场案牵连而被革黜,遂遣于艺文书画。性任逸不羁,镌其印曰“江南第一风流才子”。画宗元四家,书学赵孟頫,自成一格,为“明四家” 之一。此轴书写极为精致,秀润温婉,流畅自如,给人以清新爽朗之感。

作品名称:

明唐寅吴门避暑诗纸本行书31×138,文件大小:246.3MB,尺寸:31.02X138.14厘米,像素:0X0,分辨率:0DPI,文件格式:tif

明唐寅吴门避暑诗纸本行书31×138部分图片预览:

网盘下载:

资源下载
资源下载
说明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0

评论0

请先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