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亭八柱帖属于历代丛帖。位于中山公园西南角。共8卷。清乾隆四十四年(1779)内府辑刻。此帖是集唐人王羲之《兰亭序》的摹本、明人董其昌和清乾隆的临本刻于一起的作品《兰亭诗》传是柳公权所书东晋穆帝永和九年(353年)三月三日,王羲之与谢安、孙绰等人在浙江绍兴兰亭集会时与会者所赋的37首诗及诗序。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“清风出袖,明月入怀”,堪称绝妙的比喻。

作品简介:

兰亭集序天历本,是唐朝虞世南摹本。

《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卷》,唐,虞世南摹,纸本,行书,纵24.8cm,横57.7cm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此本质地为白麻纸,系唐代物,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,当属唐人勾摹本。此卷直至明代,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,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“似永兴(虞世南)所临”,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,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“唐虞世南临禊帖”。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,故亦称“天历本”。

此卷用两纸拼接,各14行,排列较松匀,近石刻“定武本”。但点画与褚遂良摹本相近,点画较圆转,少锐利笔锋。勾描的墨色清淡,气息古穆。据考证,此本当为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。

卷中共有宋、明、清诸家题跋、观款17则,钤印104方,另有半印5方。其中前拼纸上所钤元内府“天历之宝”朱文印、后拼纸下所题小楷“臣张金界奴上进”一行,均真。后隔水所钤宋内府印,以及第一尾纸上宋代魏昌、杨益题名和明初宋濂跋均系后配。以后接纸上的明人题跋、观款,均真。

此卷历经南宋高宗内府、元天历内府、明杨士述、吴治、董其昌、茅止生、杨宛、冯铨,清梁清标、安岐、乾隆内府等处收藏。曾着录于明董其昌《画禅室随笔》、张丑《真迹日录》、《南阳法书表》、汪砢玉《珊瑚网书录》,清吴升《大观录》、安岐《墨绿汇观》、阮元《石渠随笔》及《石渠宝笈‧续编》等书。清代刻入“兰亭八柱”,列为第一。

作品名称:

宋兰亭八柱第一天历本书法,文件大小:250MB,尺寸:316.69X19.47厘米,像素:37404X2300,分辨率:300DPI,文件格式:tif

宋兰亭八柱第一天历本书法部分图片预览:

网盘下载:

资源下载
资源下载
说明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0

评论0

请先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