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阳询的《行书千字文》,此卷自始至终一丝不苟,严谨有法度,充满理性。运腕用笔最为周正、凝重、缜密每一个字的落笔处,都可见其牵丝,笔笔相承接。转折处干脆利索、灵活自如,笔势遒劲酣畅,这一点颇有王羲之的笔意。《行书千字文》被后世当作临习行书的绝佳范本,影响后世1300年。虞世南说他“不择纸笔,皆能如意”。

作品简介:

《千字文》行书,纸本,纵二十五厘米,横三零四点八厘米。现藏辽宁省博物院。卷后存王说跋:『东坡云,欧阳率更书非托于偏险,无所措其奇。其末流遂至李国主辈,五降之后,不容弹矣。仆非唯爱此评,又爱其笔札瑰伟,遂白主人而取之。主人自有好事之病,怜我病更甚,故取之而不拒之也。晋卿书。』

此帖历来颇有争议,杨仁恺先生断定此帖为欧阳询早年所书,然欧阳询早期在隋朝,没有必要避『渊』字讳。徐邦达《古书画过眼要录》在提到本帖时,曾指出,黄伯思《东观余论·上卷》论虞书《千字文》时说过:『世有欧阳率更行书《千文》一卷,乃是集其字为之者。』所述不知是否此卷。但此本无论从哪方面来看,与欧字所具备的特征都是极为相近的。字形修长,结构劲紧,结体疏密自然,擒纵得宜,笔力刚健,秀美典丽。为学习『欧体行书』书法的模板之一,亦可参考其《梦奠帖》《卜商帖》《张翰帖》等对照学习。

作者介绍

欧阳询(557—641年),字信本,潭州临湘县(今湖南省长沙市)人。唐朝大臣、书法家,南朝陈黄门侍郎欧阳纥之子。

隋炀帝时,欧阳询出任太常博士。武德三年(620年),投靠夏王窦建德,授太常卿一职。武德五年(622年),归顺唐高祖李渊,授侍中,累迁银青光禄大夫、给事中、太子率更令、弘文馆学士,受封渤海县男,主持编撰《艺文类聚》。贞观十五年去世,时年八十五岁。

欧阳询精通书法,与虞世南、褚遂良、薛稷这三位并称“初唐四大家”。与欧阳通合称“大小欧”。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,号为“欧体”。代表作包括:楷书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《皇甫诞碑》《化度寺碑》;行书《仲尼梦奠帖》《行书千字文》。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,有书法论著《八诀》、《传授诀》《用笔论》《三十六法》。所写《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》、《虞恭公温彦博碑》、《皇甫诞碑》被称为“唐人楷书第一”。

作品名称:

唐欧阳询千字文剪裱本,文件大小:754MB,尺寸:24.82X20.15厘米,像素:2931X2380,分辨率:300DPI,文件格式:tif

唐欧阳询千字文剪裱本部分图片预览:

网盘下载:

资源下载
资源下载
说明:
1、如果遇到链接失效或者提取码错误,请留言评论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2、该板块所有均资源来自于网络及网友供稿,仅作为学习研究之用,有版权的资源务必在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文件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3、如本页侵犯到任何第三方权益或此信息作者不愿再展示此信息,请联系(点击这里联系)提交相关证明后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0

评论0

请先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